東海岸大地藝術節(TECLandArt Festival)是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於2015年開始委託專業承辦,沿著台灣東海岸各地舉辦的藝術活動,內容包括邀請藝術家駐地創作大型戶外作品,並設置在東海岸沿途風景區,稱之為「駐地創作營」。除此之外,還有沿著台11線公路開放藝術工作室、藝術市集、音樂會等,是一個以東部海岸線區域的自然環境、部落生活、棲息居住、旅行壯遊為主題的藝術節。東部海岸壯闊自然,有時優美有時狂野,有時神秘有時開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寂靜而自然,樸素而自由,本藝術節透過駐地創作、藝術品設置、藝術活動、完善的旅行設施,讓觀光者在公共場所中找到情境涉入與幸福感之關係,繼而產生夢想的在地生根。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基地,是從出了花蓮市開始向南延伸至台東市之間,總長約一百六十八公里,倚著海岸山脈面向太平洋的狹長土地,中有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距今五萬年前至五千年前),是台灣島上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生活遺跡。而後千百年來生活在此的原住民族群就有十族之多,再加上漢人族群和近年來頗為可觀的世界各國移民,總人口數卻不過五萬多人,那麼多族群散居在一片如此狹長的山海交會之處,而衍生的多元流動特質孕育出獨特的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細密的共生關係。就像潮間帶是潮漲潮落之間露出的海岸,這既是海洋也是陸地的異質交會之處,卻也是自然生態最最豐富多元的地帶,亦是東海岸阿美族人每日採集食物的冰箱,蘊生了豐厚的海洋民族生活文化。
因此今年的藝術節,將在《潮間 共生》的核心精神下,透過駐地創作藝術呈現東海岸人文與自然的獨特質地。
在東海岸最得天獨厚的人文養分上,我們提出「從母親之島出發,與世界相遇」的觀點與展望。在許多太平洋南島語系民族的口傳歷史中,台灣是其祖先漂流遠航的起點,是「母親之島。尤其身處全球化強力襲捲的當代, 無論土地的、族群的、個人的…各種主體性都在全球經濟體、去時空的雲端網際網路中逐漸被消融而面目模糊。因此如何在迎向世界的同時根植大地,是我們希望能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中,透過藝術家美好而詩意的作品分享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東海岸的大自然力量時刻提醒人類生命之渺小有限—漫長的夏季裡每天宛如九個太陽高掛天空的酷熱曝曬;從初夏開始一直到深秋大半年的颱風季,每隔十天半個月便處於颱風登陸或經過的威脅中,像是等樂透開獎一樣忐忑,而颱風帶來的瞬間狂風暴雨,讓生活在此地的人們時刻得準備好一切重頭來過的豁然與樂天,否則人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衝撞下何以為繼;中秋過後東北季風吹起時,其強勁綿長的風勢與狂浪,往往比之颱風過境毫不遜色!再加上位處歐亞板塊互相推擠撞擊的邊緣上,三五時的大小地震宛如家常便飯般尋常。
就像海洋與陸地的交會之處,被海浪無止盡沖刷而蘊生的潮間帶之豐饒,被稱之為「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花東,其純淨的自然之美,卻也正是因為大自然一次又一次以其排山倒海之勢的洗禮而創造出今日的風華,也磨練出這塊土地上的人類與自然之間既充滿張力又濃密依存的共生關係。
而大地藝術節的藝術作品是人在自然之中的延伸,無可避免要面對東海岸嚴苛的自然條件考驗,本藝術節的期程也正好落於颱風季。因此希望藝術家在從創作理念到材質運用與形式呈現上,思考「颱風不是敵人,而是共生的朋友」之概念,作出真正貼近東海岸大地生活脈動的藝術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