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About Taiwan East Coast Land Art
About Taiwan East Coast Land Art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TECLandArt Festival)是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於2015年開始委託專業承辦,沿著台灣東海岸各地舉辦的藝術活動,內容包括邀請藝術家駐地創作大型戶外作品,並設置在東海岸沿途風景區,稱之為「駐地創作」。除此之外,還有沿著台11線公路開放藝術工作室、藝術市集、音樂會等,是一個以東部海岸線區域的自然環境、部落生活、棲息居住、旅行壯遊為主題的藝術節。東部海岸壯闊自然,有時優美有時狂野,有時神秘有時開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寂靜而自然,樸素而自由,本藝術節透過駐地創作、藝術品設置、藝術活動、完善的旅行設施,讓觀光者在公共場所中找到情境涉入與幸福感之關係,繼而產生夢想的在地生根。
2022 Curatorial Discussion
太平洋島民不是把他們的家園視為龐大海洋裡一些分散的點,而是視之為「眾島之洋」(sea of islands)裡的驛站,是他們自己透過新與舊的實踐(旅行、造訪、貿易和遷徙)創造出來的。…「眾島之洋」是一個由外而內銜接起來的地區,是基於日常實踐而把各島嶼連接於彼此和連接於大陸地上的離散地。
————— James Clifford
作為已經連續舉辦至第八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或許因為同樣發生於島嶼海濱,最常被喻為「台灣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然而實際上台灣東海岸與日本的瀨戶內海諸島在節氣、文化、歷史、和當下面對的問題等等都截然不同,藝術祭總監北川富朗說:「瀨戶內海對日本列島而言,就像母親的子宮。安靜沈穩的海洋,提供滿溢的養分和能量。」但是因為近代後受到工業化、全球化衝擊,遂使瀨戶內地區的小島人口外流、島內高齡化加劇,讓這片海洋逐漸喪失了生機。為了恢復瀨戶內海的昔日活力,並串連起海上島嶼的獨特文化,讓瀨戶內海重獲新生與價值,成為「希望之海」,因此以「海洋復權」為核心命題,而催生了2010年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而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雖然也是希望透過藝術節的實踐作為旅人、拜訪者與在地生活者之間的橋樑,在歷年的策展命題上也不斷從自然環境、在地阿美族文化出發反覆論述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一直被忽略的海洋文化精神,但我們論述海洋的觀點與日本內海諸島文化復興對應,反而更接近泛太平洋島民的「眾島之洋」的視野~~這個差異性在於,從島嶼陸地觀看海洋/從海洋的連結、流動性看見自己身處中眾多連結在一起的島群之中。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若從台灣中心的視角出發,台灣是海洋亞洲的中心-位處海洋中國、海洋日本與海洋東南亞的中心;也是泛太平洋南島語族起源的中心~母親之島。然而邊緣或中心都是相對而言,實際上真實的台灣就是「眾島之海」中的一員,毫無疑問,台灣在海洋中與世界產生連結,而照耀著第一道曙光和第一道月光的東海岸,正是台灣面向眾島之洋的最前緣。
透過海洋與世界產生連結,在全球因瘟疫而封鎖邊境,人們不再能迅速自如飛往世界各地的當下處境中,更顯得重要。我們重新體認海洋保護、包容與連結的強大力量,並在不斷變動的、流動的世界中,確認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