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Kiko Lafang Ciwidian(劉美怡)
Kiko是台東長濱長光部落人,因為父母必須北上討生活,從小在瑞芳長大,但是因為同時期有許多族人都北上工作也因此群居在北海岸,所以每至假日家族長輩就會完整複刻台東老家海岸阿美族的生活方式,這些記憶日後成為她追尋自己族群認同的關鍵源頭。在花蓮師院美勞教育學系畢業後,當了好幾年代課老師,然後考取了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研究題目為台灣原住民的當代陶藝,一方面是延續她自己對陶藝的熱愛,另一方面,也藉由研究所的研究學習與田野調查,走訪許多不同的部落,更深入認識族群文化,從而找到對母體文化的自我認同。一直以來從事教職工作的美怡,從來沒有想過「創作」這件事,2014年在研究所教授的鼓勵之下,初試啼聲便以『Ka’eso好吃』這組繽紛俏皮充分展現海岸阿美族況味的陶作,贏得2014年的Pulima藝術獎首獎,開啟了她邁入藝術創作的新旅程。
這次她為「潮間共生」2017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而創作的作品,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長虹橋頭的「奚卜蘭遊客中心」前面向奚卜蘭島和秀姑巒溪出海口的草地上。
作品簡介
記憶拼圖
材質:色土、陶、水泥
尺寸:160cm*220cm*105cm
藝術家身為離鄉背井在都市長大的阿美族人,雖然因為父母必須北上討生活,東海岸的家鄉只是一年三節返鄉的短暫回憶,但即便生活在台北城的邊緣,一到假日阿美族人還是一定要全家到海邊聚會,男人下海打魚,女人在潮間帶採集,然後就地在岸邊煮成新鮮甜美的佳餚,親族好友共同享用的同時,也一起唱著家鄉的歌謠。從小對「東海岸」/「家」的記憶就是和家人、族人團聚時,各種從礁岩孔洞中探出生命的潮間帶生物,變成了豐盛佳餚的繽紛色彩與鮮美滋味,這些「好吃」的色彩與味道就像一片一片拼圖一樣,拼湊出一個當代阿美族女孩的文化生活記憶。
駐地創作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