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介
原擅長布袋戲偶的帽盔和服飾製作,於知名「亦宛然」掌中劇團,記錄傳統戲偶的服裝形式,傳承著臺灣少見的布袋戲服製作傳統。1995年,因潛水而沉潛於海洋攝影,深受海洋奧秘的生命型態所著迷,海底生物千變萬化的色彩、行為模式、生長狀態,以及在海裡那寂靜安然的感受,都深深地影響了她,對空間產生了新的理解,那安靜、視野如身處在濃霧當中的空間,促使她重新思考自己與自然的關係。在陸地上,高樓林立、處處都是人生活的痕跡,呼吸,不再被察覺、甚至理所當然,「但是當你潛進海中,你只會感受到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的浩大和豐富,甚至每一口呼吸都是如此珍貴。」
2010年移居花蓮後接觸到編織,用竹與籐編織出創作的另一種生命型態。她以自由的心靈,出世的性情,悠遊於編織藝術、立體陶塑、裝置藝術等創作,作品不僅展現燦爛熱情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也是藝術家對生命「自由」價值與終極信仰的表徵。
語音導覽
作品簡介
作品名稱:山是凝結的浪.海是流動的光
材質:可回收聚酯高強力纖維.鋼筋. 圓形鏡面.白色卵石
尺寸:地面範圍10M*4M,高度2M
地點:花蓮遊客中心
《山是凝結的浪.海是流動的光》,位於花蓮遊客中心花園最遺世獨立、幽靜絕美的一隅。淑鈴認為大型的戶外裝置創作迷人之處在於,透過作品與其存在場域的互動,牽引觀眾身體力行地「進入」創作者的創作意識中。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作品坐落於狹長的海岸線上,海緊鄰著山,海浪日日訊問著山,山脈時時伸展入海。離岸不遠即是深邃的太平洋,黑潮一脈由北向南蜿蜒,恍若昭告著南島海民壯遊的宿命, 如樹子般,經由海漂而來,由海而陸,依山築夢,望海而居。當內在的探索已經無法滿足,人們開始望向遠方準備迎向未知。
原民的文化符碼由生活觀察而來。一條連續菱紋,在海民,稱為水紋;在山民,名為山紋;而在此山海並列緊依之處,山紋亦是水紋,作品的符碼由此而生。
是一張未被沖洗的
陸地的底片
波浪連著波浪
隔開神與神
………
粉碎著閃爍的波浪
是最最深邃的碧藍
向著彼岸反覆拍打
是人類誕生前的聲響,
————————————-谷川俊太郎 <大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