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aiwan East Coast
Home希巨蘇飛

希巨蘇飛

藝術家簡介

都蘭出身的阿美族木雕創作者。 台東農工畢業,年輕時也曾在都市流浪蓋房子綁鋼筋, 但在三義和與早期原住民木雕創作師接觸後,開始從事木雕創作,是身體和靈魂都深植部落土地之上的一位原住民藝術家。在 25 年前成立個人工作室,從未間斷創作與木雕教,已在都蘭國小、都蘭國中、泰源國中、泰源國小、寧埔國小、都蘭社區、永安社區等學校與社區開設木雕專班,也舉辦過多次個展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沖繩美術館進行過個展。 從 2006 年開始進行一系列「高砂的翅膀」作品創作者, 嘗試為日本時期被國家徵兵的原住民老兵靈魂,刻一條回鄉 的路。數件作品已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國家美術館典藏。 目前專職創作與經營位於都蘭部落的個人「希巨蘇飛工作室」。

作品簡介

Matako no kelah/被退潮追上

Masi’ac是阿美族人形容漲退潮交替的那段時間,水流強又亂,很多海裡的、潮間帶的生物,在此時移動。因此這個時間成為Micekiw(採集貝類海菜)和Tafokod(撒網捕魚)最佳時機。老人家說如果有那種體力在Kasi’acan下去,拿到的漁獲比其他時間都要多。Masi’ac是一個轉換點,水滿滿的到拉的很乾之間瞬間的轉換,貝類在Masi’ac時從一種自閉防衛狀態打開,出來覓食、尋偶,從封閉變成開放,但掠食者也出來了,使得Masi’ac既充滿機會也充滿危險,險中找生存。無論潮間帶上的生物,或者採集牠們的族人,無論被獵取的或獵捕者,都必須在Masi’ac的狀態中做出取捨與判斷,若潮間生物沒有在潮汐最佳的時機找到最能讓自己生存下去的位置,若放網的漁人錯過了收網的最佳時機,當緊接而來的退潮忽然退到底的時候,生物將被困在裸露的礁岩上,而漁人網中的魚獲也會裸露在空氣中死去腐爛。人生中不也常常處在這樣的轉換點嗎?

駐地創作地點

都蘭鼻
016s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