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aiwan East Coast
Home梅田哲也

梅田哲也

藝術家簡介

1980年生於日本熊本市,擅長使用日常物品和廢棄物件為媒材組成裝置,作品著重於環境的多樣性變化應用,捕捉環境、空間結構的光、聲音和人類行為,將之融入作品中,他喜愛的創作空間通常不是為藝術展覽而設計的白立方空間,而是例如廢棄學校、工廠、森林等特定場域。曾參與2017扎幌國際藝術祭,自2005年起在國際間頻繁發表作品,是代表日本活躍行走國際的當代藝術家。

作品簡介

本作品請搭配聆聽作品環境音。

A’tol / Atoll / Atall

材質:石頭陶缸鐵盆水泥

挖一個大大的洞,把石頭疊起來。扁平又硬的卵石,原本是在台東海邊的。一個一個疊成了圓頂形的卵石們,逐漸覆滿了洞消逝在土堆當中,不過水滴的聲音卻還聽的見,那是因為與卵石共鳴的結果。在圓頂的表面,我鋪上了從附近海邊搬來的圓卵石。周圍呢,我鋪了河邊撿來的砂礫。只有泥土沒有砂礫的地方,在不久的未來歷經幾次雨天後,自然而然就會被雜草覆蓋吧。地面上看見的五顆大岩石,都是在挖洞過程中找到的。雖然我不清楚它們被埋在土地中多久了,但我想,被暴風雨或是颱風沖刷過來的泥沙會堆積在這邊,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大石頭擋住的關係吧。未來,被我埋在土裡面的卵石們,將會繼承這項任務。周邊我種了一些小樹們。我期盼著,它們在未來,會時而反射、時而遮掩這環境的聲音、光線,帶給這個環境一個無窮的變化。不斷變化的聲音,可以說是大自然的科技。稍為換一下自己站的位置,相信能看見不一樣的一面。我認為,卵石的硬度,恰好適合用在水琴的回響上。

 

幫忙我疊石頭的冠中,告訴我都蘭是「A’tolan」,在阿美語裡面是「疊起石頭的地方」的意思。在山上遇到的老爺爺,雖然很不好意思地說,自從小時候的日治時代以後,已經很久沒有講日文了,但還是努力告訴我,疊石頭叫做「A’tol」。英文裡Atoll有圓形珊瑚礁島的意思。另外Atall,At/all是一點都不/完全沒有的意思。往下疊石頭,理論上來說是做不到的,我英文翻成「Pile The Rocks Downwards」。就是把石頭往下疊,這個意思。

 

有位大叔陪我一起尋找自古以來生長在臺灣的樹。他對我說:「種下的樹,它也會寂寞,所以記得要回來看它啊。」我閉上眼,想像著這棵樹,總有一天長大,在土堆當中撐破這作品的模樣。

 

2018年6月27日 梅田哲也

駐地創作地點

月光小棧 導航至作品地點